考古学家打败修仙史

砚家书抵万金 2025-10-30 10:41:34 1

第一章:问道壁前,科学弑神国家级考古专家周文明,

携带着他那套被学术界视为圭臬的考古工具,意外穿越到了修仙界。

本以为能靠现代知识混得风生水起的他,却因没有灵根成了青云宗最底层的杂役。

直到宗门开山大典,宗主命所有弟子参悟那据说蕴含无上剑道的三万年前祖师剑痕。

在全场修士如痴如醉之际,周文明却举起放大镜,语出惊人:“宗主,这剑痕是赝品。

根据氦扩散测年法,这块石壁的形成年代,不超过一千二百年。”青云宗,开山大典。

万丈霞光穿透云层,精准地洒落在问道峰顶的巨大白玉广场上。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灵气,

吸一口便觉神清气爽。新入门的弟子们穿着统一的月白道袍,个个屏息凝神,

脸上洋溢着朝圣般的虔诚与激动。他们目光汇聚的焦点,

是广场尽头那面光滑如镜、高逾十丈的玉璧——问道壁。宗主玄玑真人悬浮半空,

宽大的袖袍在灵风中鼓荡,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清晰地传入每个弟子耳中:“此壁,乃我青云宗开山祖师青云子,于三万年前飞升之际,

以无上剑道修为刻下。其上每一道痕迹,皆蕴含祖师对天地至理、无上剑道的感悟。

今日尔等在此感悟,能得一分,便是莫大仙缘!”弟子们闻言,更是目光灼热,

恨不得将自身神魂都投入那玉璧上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剑痕之中。有人当场盘膝坐下,

眉头紧锁,试图捕捉那虚无缥缈的“剑意”;有人手捏剑诀,随着壁上的痕迹缓缓比划,

状若痴狂。整个广场,弥漫在一片肃穆而狂热的修道氛围里。然而,在这群情激昂的角落,

却有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周文明蹲在人群最后方,

身上穿的还是他那套穿越时带来的、洗得发白的户外冲锋衣,

背上那个塞得鼓鼓囊囊的登山包显得尤为扎眼。他既没有盘坐感悟,也没有比划剑招,

只是微微歪着头,眯起眼,仔细打量着那面被奉若神明的玉璧,

嘴里还低声嘀咕着:“结构致密,呈纤维交织结构,是和田玉籽料的典型特征……不过,

这灵气浸润产生的荧光效应,干扰了基础观察……”他这副作派,

自然引来了周围不少弟子的侧目和鄙夷。几个站在他附近的弟子刻意挪远了几步,

仿佛靠近他会玷污了自身的仙缘。“又是那个没有灵根的废人周文明……”“嘘!小声点,

听说他是墨渊长老亲自带回宗的,虽是个杂役,却允许他旁听讲法、观摩典籍。

”“墨渊长老心善罢了!一个无法修炼的凡人,混在吾等修士之中,简直是对祖师不敬!

你看他那样子,哪里是来感悟大道的?”周围的窃窃私语,周文明充耳不闻。

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玉璧左下角一道看似随意,却深达寸许的划痕吸引了。他下意识地伸手,

想去触摸那划痕的边缘,感受其质感。“周文明!

”一声蕴含灵力的低喝如炸雷般在他耳边响起。负责维持典礼秩序的执法长老韩罡,

不知何时已面色铁青地站在他面前。韩长老身形魁梧,不怒自威,此刻眼中更是寒光闪烁,

强大的灵压如同无形山岳,让周文明呼吸一窒,周围的弟子们也瞬间噤若寒蝉。“祖师壁前,

岂容你如此亵渎!不静心感悟,在此鬼鬼祟祟,东摸西看,成何体统!

”韩长老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震得人耳膜发麻,“若非墨渊长老一再回护,

似你这等毫无根骨、行为怪诞之辈,早就该逐出山门!”周文明被那灵压逼得后退半步,

胸口发闷,但他脸上却没什么惧色,反而抬起头,眼神清澈,

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探究光芒。“韩长老,”他开口,声音平稳,

甚至带着点学术讨论般的认真,“我不是亵渎,我只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趣?”韩罡气极反笑,周身灵力波动更甚,“祖师剑痕,大道显化,你一个凡人,

也配谈‘有趣’?立刻滚下去,面壁思过三日!”“等等。”一个平和苍老的声音响起,

瞬间化解了场间凝重的灵压。众人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朴素灰色道袍,手持一卷竹简的老者,

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近前。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眼神温润而深邃,

正是主管宗门典籍、史学研究的墨渊长老。墨渊对着韩罡微微颔首:“韩长老息怒,

典礼之上,不宜动肝火。”随即,他目光转向周文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文明,

你方才说,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不妨说来听听。”见到墨渊,周文明精神微微一振。

这位长老是宗门里少数不因他无法修炼而轻视他,反而对他那些“奇谈怪论”颇感兴趣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在所有人或鄙夷、或好奇、或等着看笑话的目光中,再次指向那问道壁,

朗声道:“墨渊长老,韩长老,还有诸位。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

这道被认定为三万年前祖师留下的剑痕,其载体,也就是这块玉璧本身,其暴露在外的年代,

绝对不超过一千二百年。”“轰——!”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得整个广场鸦雀无声。

片刻的死寂后,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哗然!“放肆!”“***!”“狂徒!

安敢污蔑祖师!”韩罡长老须发戟张,磅礴的灵力几乎要失控涌出:“周文明!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证据!若无证据,老夫今日定将你毙于掌下,以正视听!

”就连墨渊长老,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也首次出现了清晰的震动,

他深深地看着周文明:“文明,此言……关乎宗门道统根基,不可妄语。你有何依据?

”面对千夫所指与长老的滔天怒意,周文明却显得异常镇定。

他不慌不忙地卸下背后的登山包,在一众修士惊愕的注视下,

未见过的“法器”——一个黄铜打造的、带着目镜和调节旋钮的古怪圆筒(便携式显微镜),

一个银光闪闪、构造精密的罗盘状物品(手持式质谱仪初级版),

还有几片打磨光滑的水晶薄片(载玻片)和小镊子。他无视周围能杀人的目光,

走到问道壁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在玉璧表面不起眼处,刮下了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微尘,

置于水晶薄片上,然后拿起那个黄铜圆筒,对准样本,开始调整旋钮。“此物,

名为‘显微观微镜’,可窥视微观之物。”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

声音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诸位请看,玉璧表层矿物晶体的棱角磨损程度,

以及氦元素在晶体结构中的扩散深度……嗯,简单来说,通过这些微观迹象判断其风化年限,

误差不会超过五十年。”他放下显微镜,又拿起那个“罗盘”,将其探头贴近玉璧表面,

看着上面跳动的、由他自行定义的能量读数(模拟元素衰变计数)。“同时,

根据放射性……呃,根据某种特定天地元气(他临时改口)的衰变速率测量,

此玉璧积累的‘衰变元气’总量,也远远达不到三万年的标准,初步测算,

约在一千一百年至一千三百年之间。”他抬起头,

目光扫过全场一张张写满震惊、茫然、愤怒和不信的脸,

最后落在脸色已然铁青的韩罡和眼神无比复杂的墨渊身上,斩钉截铁地得出结论:“所以,

综合‘氦扩散测年法’与‘元气衰变计数法’两种手段交叉验证,这块问道壁的暴露年龄,

绝不超过一千二百年!它根本不可能是三万年前祖师飞升时所留!”“这、这不可能!

”一个真传弟子失声叫道,“古籍明明记载……”“古籍也可能有误,

或者……后人理解有偏差。”周文明打断他,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岩石和元素,不会说谎。”“哗——”这一次,广场上的骚动更加剧烈,

质疑声中开始掺杂了丝丝恐慌。如果问道壁是假的,那祖师的传说呢?宗门的道统呢?

他们一直以来坚信不疑的东西,难道……“妖言惑众!

”韩罡长老暴怒的声音压过了所有嘈杂,他周身灵力沸腾,衣袍无风自动,

一只蕴含恐怖力量的手掌已然抬起,锁定了周文明,“以些不知所谓的旁门左道,

竟敢玷污祖师圣迹,动摇我宗门道心!留你不得!”凛冽的杀机如同实质,

周文明只觉得周身空气凝固,连手指都无法动弹分毫,死亡的阴影瞬间笼罩而下。“韩长老,

且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墨渊长老再次出声。他一步跨出,看似缓慢,

却巧妙地挡在了周文明与韩罡之间。他没有看韩罡,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

只是静静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凝视着周文明。那目光,

不再是之前的温和与好奇,而是充满了审视,甚至……一丝极其隐晦的凝重。广场上,

落针可闻。所有弟子,连同暴怒的韩罡,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墨渊长老的裁决。

只见墨渊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暮鼓晨钟,

敲在每个人的心头:“周文明……”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最终,

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可知,你方才那一番话,刨开的,或许不仅仅是一块石头的年纪?

”“你刨开的,可能是整个仙界,延续了数万年的……根。”第二章:洛阳铲下,

尽是谎言墨渊长老那句意蕴深长的话,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周文明心中荡开层层涟漪,

却并未改变他前行的方向。开山大典的风波并未平息,反而在暗地里愈演愈烈。

周文明这个名字,连同他那套“歪理邪说”,成了青云宗弟子闲暇时最具争议的谈资。

信仰崩塌者恨他入骨,心生好奇者则想一探究竟。而处于风暴眼的周文明,

却被墨渊长老直接带回了文华殿——那座藏书如海、弥漫着陈旧墨香与宁静灵气的殿宇。

“暂时避一避吧,”墨渊将他安置在一间僻静的偏殿内,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

“韩长老那边,我去分说。你既对古物年代有此奇术,便留在此处,

帮我整理、校勘一些古籍残卷,或许……另有发现。”这看似保护,实为软禁。

周文明心知肚明,却也乐得清静。文华殿的藏书,

正是他了解这个陌生世界历史构架的最佳途径。这日,

他正埋首于一堆记载着“上古剑冢”传说的玉简之中,眉头微蹙。玉简的文字华丽,

充满了对剑冢“万剑林立、剑气冲霄”的想象性描绘,

却缺乏具体的地理分层、器物形制等关键信息。“毫无实证精神。”他低声评价,

揉了揉眉心。“哼,毫无敬畏之心才是真。”一个清脆却带着明显不满的女声在门口响起。

周文明抬头,只见一个身着水绿色衣裙的少女站在那里,约莫二八年华,眉眼灵动,

肌肤胜雪,此刻正微微噘着嘴,毫不客气地打量着他。

她怀里抱着几卷明显是新誊抄的兽皮卷,墨迹还未全干。

“你就是那个说问道壁是假货的周文明?”少女走进来,

将兽皮卷有些重地放在他面前的木桌上,溅起细微的尘埃,“我是苏小婉,墨渊长老座下,

负责古籍修复与誊录。长老让我把这些送过来,说是你可能需要。

”她的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疏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显然,

问道壁事件让她对周文明这个“破坏信仰的野蛮人”印象极差。周文明不以为意,

他的目光落在了苏小婉纤细手指上沾染的些许彩色矿物颜料和那独特的握笔形成的薄茧上。

“苏姑娘精于古文字修复和临摹?功底很深。”他语气平和,带着专业性的赞赏。

苏小婉一愣,没想到他观察如此细致,脸色稍缓,但嘴上仍不饶人:“总比某些人,

只会用些奇技***巧,破坏先贤遗泽要好。”周文明微微一笑,不再争辩,

转而指向玉简中关于“万剑冢位于坠剑渊,乃上古剑修埋骨之地,

藏有无数神兵利器等”的描述,问道:“苏姑娘对此地可有所了解?这些记载,

似乎过于……笼统了。”“万剑冢乃剑修圣地,岂容你随意置评!

”苏小婉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宗门典籍世代相传,岂会有错?

难道你又要用你那套古怪法子,去亵渎剑修先辈们的安息之地吗?”“并非亵渎,而是求证。

”周文明认真道,“若它真是上古遗迹,自然无惧检验。若是后人附会……”他没有说下去,

但意思不言而喻。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墨渊长老缓步而入,

目光在周文明和苏小婉身上扫过,最后落在那些关于剑冢的玉简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文明,你对剑冢感兴趣?”“只是觉得记载有些矛盾之处,想实地看看。

”周文明直言不讳。墨渊沉吟片刻,缓缓道:“万剑冢虽是我青云宗管辖的一处秘境,

但年代久远,剑气凌乱,寻常弟子靠近皆有风险。不过……”他话锋一转,“你若执意想去,

老夫可允你前往外围一观。让小婉陪你同去,她对路径熟悉。另外,

我会让护法殿的雷罡随行,护你们周全。”“长老!”苏小婉惊呼,显然极不情愿。

“多谢长老。”周文明却立刻应下。实地考察,正是他所需。

……坠剑渊位于青云宗后山深处,是一道深不见底、弥漫着森然剑气的巨大裂谷。尚未靠近,

便能听到谷中传来的隐隐剑鸣之声,摄人心魄。所谓的“万剑冢”,并非真的坟墓,

而是裂谷一侧的巨大平台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无数形制各异的古剑。有的锈迹斑斑,

有的依旧寒光闪闪,剑气纵横交错,形成一股强大的压力场。平台入口处,

几名身着核心弟子服饰的剑修守卫在此,神色倨傲。

看到墨渊长老的手令以及陪同前来的苏小婉和雷罡,他们才不情愿地放行,

但看向周文明这个“凡人”的眼神,充满了轻蔑。“小心些,此地剑气无眼,莫要自误。

”为首的守卫冷冷地提醒了一句,显然是说给周文明听的。周文明点点头,

目光早已被那“万剑冢”吸引。他没有像寻常修士那样去感应虚无的“剑意”,

而是立刻打开了他的登山包。在苏小婉和守卫弟子们惊愕的目光中,

他先掏出那个银光闪闪的“罗盘”(手持式元素分析仪),

开始扫描整个剑冢区域的能量场和元素分布。接着,

拿出了一把造型奇特、通体黝黑、闪烁着金属寒光的短柄铲——万年玄铁打造的“洛阳铲”!

“你、你要做什么?!”一个守卫弟子厉声喝道,手已按上了剑柄。雷罡一步踏出,

壮硕的身躯如同铁塔般挡在周文明身前,他只是抱着臂,什么都没说,

但那元婴期修士的庞大气息微微泄露出一丝,顿时让那几个守卫弟子脸色发白,噤若寒蝉。

“取样分析,不动你们的剑。”周文明言简意赅,然后便旁若无人地行动起来。

他避开那些剑气最盛的区域,选择了几处看似平凡、插着些残破古剑的位置。

手中洛阳铲一挥,精准而迅速地切入地面,带出一些深层的土壤和岩石样本。

他用特制的容器装好,又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在几柄锈蚀最严重的古剑上,

刮下了一些锈迹和金属碎屑。苏小婉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她既担心周文明触怒此地的剑气,

更难以理解他这些行为的用意。挖土?刮锈?这跟探寻剑冢奥秘有何关系?

周文明却心无旁骛。他回到稍远处安全地带,支起一个简易的工作台,将样本置于其上,

开始用他的“显微镜”和“质谱仪”进行快速分析。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手指在一个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各种数据。时间一点点过去,守卫弟子们的耐心渐渐耗尽,

看向周文明的目光越发不善。连雷罡都微微挑眉,似乎也对这种“考古”方式感到新奇。

终于,周文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了头。他的脸上没有激动,

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平静。他转身,看向那几名守卫弟子,

以及闻讯赶来、脸色阴沉的剑冢执事,朗声开口,

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平台:“根据对土壤地层叠压关系、器物类型学排比,

以及金属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他顿了顿,无视那些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

继续说道:“第一,此剑冢并非一次性形成,其内部古剑的年代跨度极大,

最早可追溯至三千五百年前,最晚……不超过八百年。且后期***的剑器,

在形制上刻意模仿前期,存在明显的‘仿古’倾向。”“第二,超过七成的古剑,

其合金配方中,含有一种名为‘烁金’的稀有金属。而根据《青云矿志》记载,

此矿脉被发现并大规模开采利用,是在距今两千一百年左右。

手中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布满曲线和数据的分析报告(由他特制的“灵力打印机”输出),

目光锐利地看向那位剑冢执事:“所以,结论是:这万剑冢,并非上古剑修埋骨之地。

它更像是一个从大约三千年前开始,由后人陆续打造、仿制古剑,

并故意安置于此的……‘主题景观’,或者说是,后世剑修寄托情怀的‘纪念地’。

”他最后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科学严谨:“说得直白点,这里大部分剑,

都是‘仿古工艺品’。其历史价值和实战价值,远低于其象征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

”“……”死寂。比开山大典时更加彻底的死寂。只有裂谷中呜咽的风声和隐隐的剑鸣,

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被戳穿的、延续了数千年的谎言。那名剑冢执事的脸,先是由青转红,

再由红转白,最后变得一片死灰。他指着周文明,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围绕剑冢形成的门票收入、炼器材料供给、乃至依附于此的庞大产业链,在这一刻,

都随着周文明的几句话,变得摇摇欲坠。苏小婉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她自幼聆听的传说,宗门典籍中言之凿凿的记载,难道真的……都是假的?雷罡抱着臂,

看着周文明的背影,嘴角第一次勾起一抹几不可查的弧度,低声自语:“嘿,

这小子……刨坟掘墓,断人财路,还真是把好手。”周文明收起工具,

无视身后那几乎要凝成实质的怨愤目光,

对仍在震惊中的苏小婉和看戏的雷罡平静道:“此地已无更多考古价值,我们回去吧。

”他转身离去,背影在森然剑气与无数道冰冷目光的注视下,依旧挺拔而坚定。

而一场针对他这个“异类”的***,已在这看似平静的离去中,悄然酝酿。

第三章:氟元素与弑师案万剑冢的风波,如同在青云宗这潭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

涟漪尚未平息,一股暗流已然涌动。周文明在文华殿的偏殿里,日子看似恢复了平静。

墨渊长老为他挡住了明面上的大部分责难,但空气中弥漫的那种无形排斥与敌意,

却愈发清晰。送饭的杂役眼神闪烁,路过的弟子窃窃私语,

就连殿内某些负责整理典籍的低阶执事,看他的目光也带着疏远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他像一块投入精密钟表里的石子,打乱了固有的节奏,让所有齿轮都感到了不适。

苏小婉对他的态度,则变得复杂了许多。她依旧会按时送来需要校勘的典籍,

但很少再主动开口,常常是放下东西,抿着嘴看他片刻,便匆匆离开。那双灵动的眸子里,

纠结着信仰崩塌的茫然、对未知方法的好奇,以及一丝被打败认知后的轻微恼怒。这日清晨,

她送来一份加急的玉简,语气罕见地带着一丝异样:“流云剑派送来的求助信,

他们一位闭关多年的太上长老,三日前……虹化飞升了。”“虹化飞升?”周文明抬起头,

这个词汇在修仙界代表着圆满与祥瑞,是得道高僧或修士肉身能量化,归于天地的至高境界。

“是,”苏小婉点点头,眼神却有些游移,“流云剑派上下悲喜交加,正准备大做法事,

告慰祖师。但是……他们发现,太上长老虹化之后,竟留下了一具……不朽金身。

”周文明眉头微挑。虹化本应肉身消散,能量回归天地,留下金身,这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更奇怪的是,”苏小婉压低声音,“那金身通体如玉,散发着淡淡威压,

可流云剑派的当代掌门,也就是那位太上长老的亲传弟子,却在金身脚下,悲痛过度,

呕血昏厥,至今未醒。宗门内流言四起,有人说掌门孝感天地,也有人说……是那金身有异,

冲撞了掌门。”她将玉简递给周文明:“流云剑派与我青云宗素来交好,

他们听闻……听闻文华殿有位客卿,精于辨析古物真伪,特来相请,望能前去一观,

以安人心。”她说到“客卿”和“辨析古物真伪”时,语气有些古怪,

显然流云剑派的说辞要委婉得多,实际就是冲着周文明那套“打假”的本事来的。

周文明接过玉简,神识扫过,内容与苏小婉所述大致相同,言辞恳切,

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虑。“你怎么看?”他放下玉简,看向苏小婉。

苏小婉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虹化留金身,古籍中虽有零星记载,

但都语焉不详。而且掌门反应太过激烈,不似作伪……周文明,你,能看出什么吗?

”她的语气里,第一次带上了明确的请教意味。万剑冢的事实,

让她开始正视周文明那套“古怪”方法背后,可能蕴含的她无法理解的力量。

周文明没有立刻回答,他沉吟片刻,道:“需要实地勘察。仅凭描述,无法判断。

”他向墨渊长老禀明情况,墨渊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

嘱咐道:“流云剑派此时内部必然暗流汹涌,你此行须格外谨慎,只观物,不多言。

让雷罡陪你去。”……流云剑派坐落于一片缥缈的云海仙山之上,

此刻却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氛围中。既有对太上长老“飞升”的荣耀与喜庆装饰,

又弥漫着因掌门昏迷、流言四起而产生的压抑与不安。接待他们的是流云剑派的执法长老,

一位面容肃穆的中年剑修。他对周文明的态度不冷不热,对同行的雷罡则明显客气许多。

在前往太上长老坐化洞府的路上,周文明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目光,

其中不乏隐晦的敌意。洞府内,灵气氤氲,檀香袅袅。一具宛若琉璃宝玉雕琢而成的躯体,

跌迦而坐,面容安详,肌肤下隐隐有光华流转,正是那具“不朽金身”。金身前方,

地面还残留着一小滩已然干涸发黑的血迹,据说是掌门呕出的。

流云剑派的几位高层都聚集在此,神色各异,紧张地看着周文明。

周文明没有像其他修士那样先去感应金身的“道韵”或“残魂”,他甚至没有靠得太近。

他先是绕着金身缓缓走了一圈,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金身的每一个细节——皮肤的纹理,

指甲的色泽,衣袍的纤维,乃至座下***的编织方式。然后,

他再次打开了那个让流云剑派众人眼角直跳的登山包。

他先是用“显微镜”观察了金身表面和那摊血迹附近的地面,提取了微尘样本。接着,

他拿出几片特制的试纸,小心地在金身的手指、颈部等不易察觉的部位轻轻擦拭。最后,

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事情。

他取出一根细如牛毛、闪烁着寒光的玉针(他自制的取样工具),

在金身足底一个极其隐蔽的穴位附近,极其轻微地刺入,

取出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丁点……骨骼样本。“放肆!

”一位脾气火爆的长老当场就要发作。雷罡冷哼一声,往前半步,

元婴期的威压如同无形潮水般扩散开来,瞬间让那长老脸色一白,后面的话噎在了喉咙里。

“若要查明真相,这点损伤,必不可少。”周文明头也不抬,语气平静无波,

将样本放入一个构造复杂的小型法器(便携式元素分析仪)中。洞府内一片死寂,

只剩下那法器运行时发出的微弱嗡鸣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看着周文明面前那不断跳动着奇异符号和线条的光幕(分析仪屏幕)。时间一点点过去,

周文明的眉头渐渐锁紧。终于,嗡鸣声停止。周文明抬起头,

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流云剑派高层的脸,最后定格在那位执法长老身上。“结果出来了。

”他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洞府中。“第一,根据金身表面微生物群落演替模型,

以及环境尘埃沉降速率判断,这具金身暴露在此处环境中的时间,不超过三天。

与贵派宣称的太上长老闭关年限,完全不符。”众人脸色骤变。“第二,

”周文明举起那几张试纸,“金身颈部、手腕等处,

检测到微量的‘锁魂草’与‘断灵花’残留成分。这两种灵药,单独使用各有奇效,

但混合后,能炼制出一种极为阴毒的药物,可缓慢侵蚀修士元婴,封闭其灵窍,

造成……‘伪虹化’的假象。”洞府内响起一片惊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周文明的声音陡然变得冰冷,他指向分析仪光幕上一条陡峭的曲线,

“我对取自金身足底的微量骨骼样本进行了‘氟元素含量测定’。

骨骼中的氟元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累积。根据测定结果,这具‘金身’原主的真实死亡时间,

是在三年前!”他目光如刀,猛地射向洞府角落,那个一直低着头,看似悲痛欲绝的副掌门。

“而根据骨骼中残留的、与那摊血迹同源的丹药成分分析,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正是那种混合毒药!下毒者,必然是与死者极为亲近,能长期接触其饮食或修炼资源之人!

”“噗通——”那位副掌门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他指着周文明,

嘴唇哆嗦,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真相大白!所谓的虹化飞升,

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持续了三年之久的弑师阴谋!副掌门为夺权,暗中下毒,害死师尊,

又以秘法炮制出“不朽金身”制造飞升假象,本想借此顺利接掌门户,

却没想到掌门师兄(太上长老的亲传弟子)或许察觉了什么,在金身前悲痛呕血,

引来了周文明这个变数!洞府内乱作一团,怒吼声、质问声、哭泣声交织在一起。

周文明默默地收起他的工具,退到一旁,看着这场由他亲手揭开的人伦惨剧。

苏小婉站在他身边,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

她看着那具在真相被揭露后仿佛失去所有光泽的“金身”,

又看看瘫倒在地、状若疯魔的副掌门,最后,目光落在周文明平静却坚定的侧脸上。

她想起自己之前的问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轻声问道:“周文明……你追求的真相,总是……这么残忍吗?”周文明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目光穿过混乱的人群,望向洞府外缥缈的云海。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

声音低沉却清晰:“真相本身没有感情。残忍的,是掩盖真相的行为,以及……人心。

”洞府外,阳光刺破云层,照亮了他沾了些许尘埃的冲锋衣,也照亮了苏小婉眼中,

那混合着震撼、迷茫与一丝新生的、对“真实”二字的敬畏光芒。雷罡抱着臂,

靠在洞府门口,看着里面的混乱和周文明的背影,撇了撇嘴:“得,

这下仇家又多了一个流派。”第四章:热释光,碎神器流云剑派的弑师案,如同一场瘟疫,

以远超万剑冢事件的速度,席卷了整个修仙界。周文明的名字,

不再仅仅与“质疑祖师”的狂徒挂钩,

更与“洞察幽冥”、“断案如神”等令人敬畏又恐惧的字眼联系在一起。

有人称他为“破妄真君”,赞其能照见一切虚妄;更多人则在暗地里叫他“灾星”,

认为他所到之处,必有隐秘被揭开,必有秩序被打败。青云宗内,对他的态度也愈发微妙。

文华殿外,窥探的目光多了起来,既有好奇,更有忌惮。连苏小婉在为他送来典籍时,

都显得更加沉默,常常欲言又止。那场洞府中血淋淋的真相,

显然给这个一直生活在典籍与传说世界的少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一日,

墨渊长老将周文明唤至他的书房。书房内檀香依旧,墨渊的神色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文明,你近日风头太盛了。”墨渊开门见山,枯瘦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那节奏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流云剑派之事,你虽揭穿阴谋,

却也彻底得罪了一派人马,更让许多宗门对你……心生警惕。

”周文明平静地看着他:“长老,我只是陈述了我观测到的事实。

”“事实……”墨渊咀嚼着这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些事实,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维持一个世界的稳定,有时需要的不是**的真相,

而是……共同的信仰和希望。”他叹了口气,

“仙盟百年一度的‘论道大会’不日将在天枢城举行,

届时各大宗门、世家、散修巨擘皆会云集。我已收到风声,有人准备在大会上,

借‘鉴宝’之名,对你发难。”“鉴宝?”周文明微微挑眉。“不错。炼器宗师欧治子,

将会出示他那一脉传承万载的镇派之宝——‘焚天熔炉’。此炉据传乃欧治子祖师得自上古,

内蕴一丝先天火精,能熔炼万物,是炼器师心中的无上圣物。”墨渊目光深邃地看向周文明,

“他们想用这无可争议的‘神物’,来压一压你的‘邪说’,重塑炼器一道,

乃至整个传统修仙界的权威。”周文明听懂了。这是一场鸿门宴,

一次针对他和他所代表的“实证主义”的公开审判。用最古老、最神圣的器物,

来对抗最现代、最“离经叛道”的科学方法。“你,可愿前往?”墨渊最终问道,

语气听不出是鼓励还是劝阻。周文明几乎没有犹豫:“我去。”他眼神清澈,没有任何畏惧,

反而带着一种研究者面对未知挑战时的专注与兴趣:“正好,我也想亲眼见识一下,

所谓的‘上古神器’,究竟是何等构造。”墨渊深深地看着他,良久,才缓缓道:“好。

届时,我与雷罡陪你同去。”……天枢城,悬浮于万丈高空,云霞铺路,仙宫林立。

百年一度的论道大会,乃是修仙界最顶级的盛事之一。此刻,城中广场人山人海,

各色流光穿梭不息,强大的气息随处可见。广场中央,早已搭建起一座巨大的白玉高台。

高台四周,坐着仙盟长老、各大宗门宗主、世家家主等重量级人物,墨渊亦在其列。台下,

则是数以万计的修士,翘首以盼。周文明一行人的到来,引来了无数道目光的聚焦。

好奇、审视、敌意、不屑……种种情绪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过来。雷罡冷哼一声,

元婴期的气势微微外放,将那无形的压力迫开。苏小婉跟在周文明身侧,显得有些紧张,

小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大会流程冗长,论法、辩经、演武……周文明对大部分内容兴趣缺缺,

只是默默观察着这个世界的规则与力量体系,与他所知的理论相互印证。终于,

轮到了压轴的“鉴宝”环节。一位身着赤红道袍,须发皆如火燎,身形魁梧的老者,

龙行虎步地踏上高台。他便是当代炼器宗师,欧治子。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最终定格在台下的周文明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傲然。“诸位道友!

”欧治子声若洪钟,压下了全场的嘈杂,“今日,老夫便请出我脉传承圣物——焚天熔炉!

让某些只知夸夸其谈、不识大道真谛的井底之蛙,开开眼界!”他袖袍一拂,

一道赤红流光自其袖中飞出,迎风便长,瞬间化为一座三足两耳、高约丈余的古朴熔炉,

悬浮于高台之上。炉身刻满了繁复的火焰纹路与鸟篆符文,通体散发着灼热而古老的气息,

相关Tags:背影生活

2万+
1 点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