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与温度皆不可辜负

道德道 2025-10-18 15:23:47 1

林舟在曾祖母的老屋里度过了第一个夜晚。

没有自动调温系统,没有抗重力床垫,更没有助眠声波发生器。

只有一张硬邦邦的木板床,和从墙壁缝隙中钻进来的、带着泥土气息的凉风。

出乎意料的是,他睡得出奇地安稳,连一个梦都没有做,直到清晨的阳光透过没有遮光功能的窗户,直接照在他的脸上。

他坐起身,环顾这间不足十五平米的小屋。昨日的震惊过后,此刻才有余裕仔细打量这个空间。

墙壁上挂着一些早已褪色的照片,角落里堆放着几本纸质书籍——在22世纪,这简直是博物馆级的藏品。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的一本书,封面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扶贫工作笔记,2045-2070》。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段引言:

“我们扶贫,不是因为贫穷本身,而是因为贫穷背后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沉默的苦难,和那些依然在黑暗中闪烁的人性光芒。”

林舟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已经泛黄的纸页,仿佛能透过字迹触摸到曾祖母当年的温度。书中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家庭的情况、每个人的名字、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细致到谁家的老人需要什么药,谁家的孩子缺冬衣。

这与他在城市数据库中看到的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截然不同。在这里,每一个贫困都不是概念,而是具体的人生

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林舟合上笔记,推开门,看到一个约莫十来岁的男孩正惊慌地站在他的车旁,手里拿着一块石头,显然正准备在车身上划些什么。

四目相对,男孩吓得扔掉了石头,转身就要跑。

“等一下!”林舟叫道。

男孩僵在原地,缓缓转过身来,脏兮兮的小脸上写满了恐惧和戒备。他穿着明显不合身的衣服,袖口和裤脚都短了一截,露出瘦削的手腕和脚踝。

“我不是要责怪你。”林舟尽量使自己的声音温和,“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男孩咬着嘴唇,眼睛盯着地面,一言不发。

林舟从车里拿出一盒营养膏——这是他带来的应急食物之一,递到男孩面前:“这个给你,算交个朋友。”

男孩犹豫了一下,迅速抓过营养膏,塞进衣服里,但还是不说话。

“你叫什么名字?”林舟问。

长时间的沉默后,男孩终于吐出两个字:“小石头。”

“小石头,”林舟笑了,“这名字很适合这里。你住在附近吗?”

男孩指了指山下一个隐约可见的村落。

“你一个人来的?爸爸妈妈呢?”

“妈妈病了。”小石头的声音很低,“爸爸去年就去城里打工,再没回来。”

林舟沉默了。

他看向远处那些破败的村落,突然意识到,对于这里的大多数人来说,他设计的那些未来城市、那些高科技建筑,不过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与他们每日面对的生存困境毫无关系。

“带我去看看你妈妈,好吗?也许我能帮忙。”

小石头怀疑地打量着他,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下山的路崎岖难行,林舟不得不关闭了鞋子的悬浮功能——在这种路上,传统的鞋底反而更可靠。小石头则轻车熟路地在前面带路,赤脚踩在尖锐的石子上也毫不在意。

村子比从远处看起来更加破败。大多数房屋都是土坯垒成的,屋顶上随意覆盖着塑料布和茅草。

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用空洞的眼神望着这两个陌生人经过。

小石头的家在山村的最边缘,是一间低矮的土房,昏暗的室内弥漫着一股草药和霉味混合的气味。一位面色蜡黄的妇女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

“妈妈,这是个城里来的人。”小石头小声说。

妇女挣扎着想坐起来,林舟连忙示意她不要动。

他环顾四周,发现这个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墙角堆着一些土豆和玉米,大概就是他们全部的食物储备。

“她这样多久了?”林舟问小石头。

“快一个月了。村里的医生来看过,说需要去城里的医院,可是...”小石头的声音低了下去。

林舟明白。

即使在这个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的时代,偏远地区的居民仍然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不是制度问题,而是地理和经济的双重阻隔。

他掏出个人终端,试图连接医疗网络,却发现这里的信号极其微弱,根本无法支持远程诊疗。

“我需要带她去城里。”林舟做出了决定。

小石头和他母亲都愣住了。

在这个地方,外人主动提供帮助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不行...太麻烦了...”妇女虚弱地摇头。

“不麻烦,我有车。”林舟说着,已经行动起来。他小心翼翼地扶起病人,和小石头一起将她安置在车后座。

去往最近城镇医院的路上,小石头的母亲不时发出压抑的咳嗽声,男孩则紧紧握着母亲的手,眼睛一直盯着前方,仿佛在祈祷这条路永远不要有尽头。

林舟透过后视镜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在他熟悉的世界里,疾病意味着立即呼叫医疗无人机,意味着最先进的基因治疗和纳米修复。而在这里,一场普通的肺炎都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到达医院后,林舟用自己的信用账户支付了所有医疗费用。医生诊断小石头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肺部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再晚来几天,情况就危险了。”医生对林舟说,“你是她家人?”

林舟顿了顿,摇了摇头:“只是路过的人。”

医生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

安排好住院事宜后,林舟带着小石头在医院附近的小餐馆吃了点东西。

男孩狼吞虎咽地吃着面前的热食,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

“你以后打算怎么办?”林舟问。

小石头停下筷子,眼神黯淡下来:“不知道。等妈妈好了,我们就回家。”

“家里还有别人吗?”

“没有了。爷爷奶奶前年都走了。”

林舟沉默了片刻。在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竟然还有人如此孤独生活在世界的角落,无人知晓,无人关心。

返回落日区的路上,小石头睡着了,头靠在车窗上,小小的胸膛随着呼吸平稳起伏。林舟调高了车内的温度,将自动驾驶模式设置为平稳行驶。

夕阳西下,远处的山峦被染成深紫色,贫瘠的土地在暮色中呈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林舟的思绪飘回了曾祖母留下的那枚记忆芯片。

他原本计划在安顿下来后就立即查看其中的内容,但小石头和他母亲的突发状况打乱了计划。

现在,这种延迟反而让他有了一种奇特的准备感。他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近曾祖母曾经的生活,以一种更加真实的方式。

回到老屋时,天已完全黑了。林舟将熟睡的小石头安置在床上,自己则点亮一盏老式的太阳能灯,坐在那张破旧的木桌前,终于取出了那枚记忆芯片。

***便携读取器后,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播放键。

起初是些模糊的影像片段:黄土坡上挣扎生长的庄稼,干涸河床上挑水的妇女,孩子们在简陋的校舍前读书...然后画面逐渐清晰起来,他看到了年轻的曾祖母——林秀禾,扎着两条朴素的麻花辫,穿着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正走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

“今天是2049年7月12日。”影像中的曾祖母对着记录设备说,她的声音比林舟想象中还要年轻,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这是我来到杨家村的第三个月。旱情持续恶化,村里的储水已经见底了。”

画面切换到一个破败的村落,比林舟今天看到的还要贫穷。村民们面黄肌瘦,眼神麻木,连孩子都安静得出奇。

“**的救济粮还要一周才能运到,但村里已经有人开始吃树皮了。”曾祖母的声音里透着焦虑,“尤其是杨大娘和她的小孙女小花,已经两天没见到她们出门了。”

影像中的曾祖母快步走向村尾一间几乎要倒塌的土房。

推开门,昏暗的光线下,一位老妇人躺在床上,几乎没了声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蜷缩在床角,小声地啜泣。

“杨大娘!小花!”曾祖母冲上前,扶起老妇人,又从包里掏出半个窝窝头,递给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窝窝头,却没有立即吃,而是先掰下一小块,塞到奶奶嘴边。

“奶奶...吃...”孩子稚嫩的声音在寂静的土房里格外清晰。

老妇人艰难地摇了摇头,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小花...吃...”

曾祖母的影像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仿佛连记忆本身都不忍继续。

然后画面再次亮起,是老妇人和小女孩一起分食那半个窝窝头的场景。尽管处境艰难,但那一刻,两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一种微弱却真实的光。

“我把自己三天的口粮分出了一半。”曾祖母在画外音中说,“我知道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至少今天,她们不会饿死。”

画面外的林舟感到喉咙一阵发紧。

他从未如此直接地面对过这种最原始的生存困境,也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点微小的帮助对于绝境中的人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放弃城市的生活来到这种地方受苦。”影像中的曾祖母继续说道,她的目光坚定而清澈,“因为我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种苦难都应当被看见。如果我们对身边的痛苦视而不见,那么再发达的社会,再先进的科技,又有什么意义呢?”

林舟关掉了播放器,在昏暗的灯光下久久沉默。

窗外,落日区的夜晚寂静得可怕,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飞行器的嗡鸣,只有风吹过荒原的声音,如同大地沉重的呼吸。

他走到床边,为小石头掖了掖被角,男孩在睡梦中无意识地抓住了他的手指,那小小的、温暖的触感,让他心中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

回头看向桌上的记忆芯片,林舟终于明白了曾祖母留给他的不只是一段段尘封的记忆,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唤。

在这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有人需要他。不是那个荣获“世纪建筑大师”的天才设计师,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愿意看见他人苦难,并伸出援手的人。

明天,他决定要去拜访村里的其他人家,去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需要。

不再是出于好奇,而是出于一种刚刚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的责任感。

夜渐深,林舟却毫无睡意。

他打开曾祖母的笔记,就着微弱的灯光,开始阅读那些发生在百年前,却与今天惊人相似的故事。

在笔记的某一页,他看到曾祖母写下的一句话:“扶贫先扶志,救贫先救心。只有当人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贫困才能真正被战胜。”

合上笔记,林舟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黑暗中零星闪烁的灯火。

那些微弱的光点,就像是这片土地上顽强生存的希望,虽然渺小,却从未完全熄灭。

他想起今天在医院里,小石头的母亲在得知医药费已有人支付时,那难以置信又充满感激的眼神。那一刻,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光,比任何奖项和赞誉都更让林舟感到满足。

“曾祖母,我开始理解你了。”林舟轻声对着夜空说道。

在寂静的黑暗中,没有回答,只有一阵微风拂过,带着远方的气息,仿佛是一种无言的认可。

相关Tags:人生孤独生活

2万+
1 点赞

相关阅读